圣诞长文: hobsonville, 利率 和市场 那些事儿

原文发布日期
20/12/2016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免责声明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

以下所有内容,均属于个人观点,并非投资建议,和任何银行无关,更加不代表任何银行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读者根据文中的观点进行投资操作,其中产生的一切损失或利益,本人既不负责。 说的简单点,也就是广州话说的: 纯属吹水。


有段时间没上来长编大论了,最近hobsonville那边挺热闹的,因为自家也有个房子在建,本来想就写点关于hobsonville 那边的事情和大家分享。但脑袋里又涌现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,所以现在就一大堆全写出来吧。

=============关于Hobsonville==================

首先(应一小部分人要求)澄清一下, hobsonville 里面 hobsonville POINT 和 最近开始交接的那堆地,是不以一样的。现在已经基本建好的 (大概已 clark rd为界),是一开始政府开头圈出来的地,指定几个大公司去操作开发的。叫 hobsonville point。现在陆续交接的(clark rd以南) scott rd,那里叫 scott point。是私人开发商操作的。 为什么分得这么清,下面再慢慢说。

自家的房子,现在BC刚递上去,目前为止,和很多前辈,同行聊过。Hobsonville建房最大的差别和挑战在于 homestar。在买卖hobsonville房子的过程中,经常会听到中介说这个房子是6星级标准。我自己一开始也以为这个6星级是很豪华的意思。但是通过这次的项目,发现原来6星级并不是那么一回事。homestar说的6星级,是根据房子本身设计,用料,以及施工过程是否环保节源来决定的。平级从0 – 10星。 6星级来说,算是中上一点。说得简单点,住在一个6星级的房子里未必这个房子就是很豪华,不过长远来说,房子本身的各种节水,节电,节空间的属性,还是能给买家带来好处的。

举些具体的例子,在整个homestar评分过程中,能给房子加分的一些项目,例如:洗碗机,厕所,冰箱 这些日常用的,如果是产品的节水/电等级够的话,加分。这些是对最终买家有好处的。而其他一些评分项目对买家没联系的,例如,建筑过程的垃圾管理,这个也能加分,但对买家的意义不大。至于详细homestar的就不一一说明了,东西很多。只是想和各位以后的潜在买家说,那边的6星级,不一定是豪华的6星,而是可持续发展,环保节能的6星。

对于像我们在那边做项目的,很明显,因为有这个6星级要求,建筑成本也有所提高。一直有人鼓吹1300-1500在那边能建。这个我就不评论了。我只是借这个机会,弱弱呼吁一下各位建房的老板,希望大家真的能按照homestar这个要求好好的建,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走捷径,到头来把scott point做坏就不好了了。

说到这里,可以联系到前面,为什么有人非要把scott point和hobsonville point分得这么开。其实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面,因为工作关系,有很多机会接触那边的人,在各种谈话中能感觉得到 hobsonville point 里面的,隐隐约约感觉得到有一小部分人有点看不起 scott point的,因为 hobsonville point 是政府的项目,本地著名建筑公司建的房子,所以肯定比你们scott point的好。类似这种看法。所以我说, 在scott point 准备建房的华人老板们,加油吧,咱们不能被别人看扁了。虽然我不能控制别人,但自家这个项目,我绝对不会比隔壁的差。至于在 hobsonville point 里面的是不是所有房子都真的就没问题,这个我也不评论了,等住那边的业主们自己来说吧。

最后,多啰嗦一句,如果我是买家,除了看房子是谁建的之外,我还会看这个房子的 homestar assessor (评分公司) 是谁,还有屋主当时是怎么和评分公司沟通的。因为homestar assessor 有好多,评分过程也不一样。我现在做的,是全程监控,房子一些重要的地方用料什么的,在买之前都会和评分公司沟通交流,力求规规矩矩的办下来。

如果有童鞋想和我讨论那边的事情,欢迎加我微信。

=================关于利率==================

今早看到新闻,anz 的利率全线提高。。可以比较肯定的说,这基本只是个开始,接下来起码一年以内基本看涨,理由如下:

1.        银行成本提高 

这里面因素很多,不一一分析了。需要大家, 特别是投资者,一定一定务必要准备好应急基金,我以前的帖子说过了,银行很有可能会在商业贷款和自住贷款之间设一个投资房贷款,定价也会从中体现。。。其实,部分 bnz 的客户很快就会收到信关于投资房贷款这个事情的。所以大家一定要准备好。

2.        银行利润压缩

经过前一两年不断的价格战,很多大银行刚刚发出来的财报基本都不太理想。今年的基调是提高利润。所以,如果下次你去银行做一些比较偏门的贷款 (例如过桥贷款,建筑贷款) 的时候,就算银行开始收几百块申请费,也千万不要惊奇。

3.        没(这么多的)钱可借。

现在很多大银行都强调定存;说得简单点,过去这两年,子弹打得比拿进来的多,所以在有限的资源里,银行要争取最大利润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关于房市预测============

昨晚和一美女朋友吃饭聊起这个,我的观点一直是: 市场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。任何突变的几率很小,原因:

1.        政府和RBNZ(储备银行/央行)需要维护本地经济系统的稳定。而不是要保证居者有其屋或者劫富济贫,过上幸福的社会 主义生活。

2.       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,RBNZ 其实已经有足够的 工具去调控市场行为。工具包括: LVR 限制,对银行储备资本(capital)的要求 etc..

3.        利息进入上升期,从侧面限制了市场贷款的欲望。

4.        退一万步,如果市场有任何突发性的变化,RBNZ可以随时进行政策上的调控,例如:(在房价继续飙升的情况下)增加投资者首付要求,DTI(尚未被政府批准,但RBNZ一直不遗余力的push); (在房价迅速下滑的情况下) 减低投资者首付,减低银行资本要求,甚至去除LVR 40/60 和 20/80 的限制。 如果大家有一直留意RBNZ的文章,他们其实提到过所有调控工具,都是随时review的。说得简单粗暴一点:我爱咋玩就咋玩。。

需要重申一点的是,政府和RBNZ,首要任务是维护经济体系,要它稳定,而各大商业银行,要维护的是股东利益,要控制自身企业的风险系数。所以任何广告语关于 “我们要打压投资者”,“我们要本地人居者有其屋”类似的口号,基本都是煽情的广告语或者是政客拉票的工具而已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浅论 Broker (贷款中介) 和 Banker (银行贷款经理) 的优劣

买地交割完就没事了?我们八个买家这样被坑了!

关于最近两天两党言论的一些看法